最新公告
2023/02/20
【公衛電子報】潘子祁同學 - 從公共衛生角度思考「理科太太諮商筆記」事件

文章出處:公衛四季-臺大公共衛生學院電子報 第8期/2023年2月刊

網頁來源:https://epaper.ntu.edu.tw/view.php?id=32521

文章作者:國立臺灣大學 健康行為與社區科學研究所 潘子祁同學

發表文章:從公共衛生角度思考「理科太太諮商筆記」事件

 

知名網紅理科太太一向以理性、知識的形象而聞名於眾。202212月,她所屬的團隊在知名線上自學及募資平台開設「理科太太的諮商筆記」,將她的諮商100小時經驗整理成四大主題「課程」,包含覺察身體與情緒、辨識自我狀態與展開自我對話、從自我延伸至與他人關係、建立自評系統等。

上線之初即募集4百多萬元,卻引起心理諮商界的猛力反彈,成為網路熱門負面議題,在21天後承擔不了輿論壓力,平台宣布無條件退費,並將原課程開放為免費課程。

《心理師法》明定臨床及諮商心理師均需通過國考、領有執業執照始得執業,執業場所也需為合格的醫療機構、心理治療所、心理諮商所等。也就是說,不具證照資格者(人)、不在法律准許的諮商空間(地)內進行心理治療,均屬違法。理科太太既不具有證照,也不在醫療院所,應屬觸法,需承擔罰則,是她遭受非難的主要因素。

不過仔細檢視理科太太文案,不難發現其用字遣詞之小心。不談「治療」、「諮商」,僅談「療癒」,是不是像極了「保健食品不得宣稱療效」?連衛生局科長都說「她很聰明」,清楚知道法規紅線到哪裡,而心理司司長在事後採訪表明,「法規上沒有不可以,並不代表恰當」,理太違法的立論恐怕還有值得細究之處。

 

重新省思證照與專業的意義

不過在洶洶輿情以外,也有域內外人士持不同觀點。首先常民對治療和諮商專業內容感到晦澀難懂,透過實體證照制度可確保諮商師的基本能力,是對常民健康權益的保障。證照專業的認證也是誠實國家執法力的責任。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教授孫頌賢指出「證照似乎規範了某些知識,只能坐擁在某些『專業權力』」的人手上,這其實是很霸權的,也讓社會缺乏知識發展與創造的多元性。」他亦點出「適度的證照制度」是良善的,而「專業」之上更應看重「倫理」,值得省思。

 

不可忽視的行銷力

一些側重行銷觀點的人士反對「專業掛帥」,反而認定持「理科太太不專業」而大力反彈的背後,是因眼紅市場遭理科太太瓜分,才不是專業與否的問題。儘管「諮商」及「治療」這檔事究竟能否「行銷」是另一個問題,但我曾任職幾份行銷工作,不得不承認行銷確實是「結果論掛帥」,無論過程中耗費多少人力、物力,只要業績沒有達標、盈虧無法平衡,都算是結果論的失敗。

行銷只重成果、不問其他,由此可以認為理科太太的行銷實力堅強,儘管最終以全額退費作終,並未賺進分毫還折損品牌形象,但吸金400萬元的「成績單」,恐怕是認真做一年衛教都難以取得的成果,更何況平常規劃衛教活動還要思考如何找到宣導品的經費讓損益兩平。

 

公共衛生議題已不再側重單一角度

理科太太事件讓我們思考今公共衛生議題已不再能偏廢單一領域及倫理考量,跨領域地思考才有助於避免爭議。以該事件而言,側重專業、證照資格,恐失去對倫理的追求、知識普及性和思索初段預防「到底要做什麼」的可能;偏廢且獨尊行銷,更是把治療關係中最嚴肅的「責任」市場化、商品化,更導致「有錢者才買得到心理健康」,無怪乎令人心驚膽顫。

該事件也讓我們理解熟悉專業、有效、安全所建立的「治療」的複雜性。例如郭淑珍和陳怡君藉由深訪30位乳癌病人,發現病人的求醫過程十分複雜,對象也十分多元,包含社會網絡中熟悉的西醫師、家人、朋友等,而病人也可能嘗試主流醫療體系以外的補充療法(包含中醫)(郭淑珍 & 陳怡君, 2017)。選擇相信理科太太品牌的人,選擇吃某某醫師藥師代言的魚油、保健品,和選擇聽鄰居推薦堅持到醫學中心找某名醫開刀的歐巴桑,在求醫(幫助)行為所求的「好的狀態」,在初心上並無不同。

這也是成令方在其「醫『用』關係」中何以再三強調使用者充權(empowerment)的重要性,儘管她也承認充權有其極限(成令方 2002)。然而照護終其而言畢竟是「生活上的事」,猶如《照護的邏輯》所揭櫫的「照護的邏輯裡,最關鍵的是道德行動,並非進行價值判斷,而是投入實際的行動(Mol & , 2018)」。亦即照護本身是動態、隨著病人的選擇而調整的,不一定都符合臨床目標[5]

理科太太引發的市場需求,或許正凸顯我們在公共衛生上還有許多仍待著墨與努力的地方,畢竟公共衛生理應包含「心理衛生」;而公共衛生素來重視「三段五級」,若僅糾葛於治療將只侷限在第二段以後,而市場趨之若鶩、求「知」若渴的,恐怕還是最抽象卻也最必須的「初段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