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2025/05/07
【報導】2025.03.06 張禎庭博士後研究員分享人工智慧(AI)醫療與健康行為促進

 

2025年3月6日,健管行社學群教師午餐交流會邀請到張禎庭博士後研究員,為我們帶來一場精彩演講——「讓智慧醫療帶你動起來!聊天機器人能否提升運動減重意願?」。

在現代社會,肥胖與運動不足已成為影響健康的重要因素,但傳統醫療方式往往無法有效提升人們的運動動機。隨著人工智慧(AI)技術的進步,聊天機器人被視為潛在的健康行為促進工具,但它真的能幫助使用者改變行為嗎?本次演講探討聊天機器人在健康溝通上的應用,並分析其對提升運動與減重意願的影響,帶給與會者新的啟發與思考。

過去研究指出,當話題涉及尷尬或易受批判的內容時,如COVID-19或性傳染病等,使用者偏好與冷漠、較少情感回饋的機器人交流,以避免受到可能的評價或批判。張禎庭博士後研究員在其博士論文中採用實驗設計,透過不同組合的條件來分析受試者對AI機器人的信賴程度及其他相關變項。研究結果發現,與機械式問答的聊天機器人相比,使用具同理心的AI聊天機器人給予運動減重的建議,能建立較高的信賴感、使使用者產生正向情緒,顯示機器人的情感設計可能需要根據不同使用情境來進行調整,以達到最佳效果。。

 

在會議中,講者也提到了美國與台灣醫療體系的差異,並探討AI聊天機器人的應用潛力。由於美國醫療費用較高,患者通常不會僅為了解釋健康檢查報告而回診。在這種情況下,AI機器人可作為重要的輔助工具,不僅協助患者理解報告內容並提供基本健康資訊,更能擔任健康教練的角色,陪同患者共同討論改善健康的方法。相較之下,台灣的健保制度使醫療服務較易取得,但同時也面臨醫療資源分配的挑戰。若能適當導入AI輔助工具,不僅能夠減輕醫療人員的工作負擔,更可以提升整體健保資源的使用效率,為台灣醫療體系帶來新的發展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