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文者:臺大健康政社與管理研究所 博士班健康行為與社區科學研究組 張一心同學
2024年10月15日,奇美醫學中心院長暨台灣生活型態醫學會理事長林宏榮教授接受健康行為與社區科學研究所邀請,蒞臨台大公衛學院發表了一場題為「It’s all about literacy 談推動生活型態醫學的理念」的演講。他深入探討了生活型態醫學的發展、重要性以及相關政策推動的經驗。
林院長指出,儘管台灣在全球疾病負擔研究的健康照顧可近性與品質調查中排名有所提升,但慢性病管理仍然面臨挑戰。許多慢性病的治療指引強調生活型態改善作為第一線治療。然而,由於健保資源的便利,醫療人員與民眾往往依賴藥物治療,而忽略了生活型態的改變。新冠疫情後,非藥物介入措施的重要性再次受到重視。
生活型態醫學涵蓋六大領域:營養、運動、修復式睡眠、壓力管理、避免危害物質及正向社會連結。林院長強調,這是一門實證醫學,由受過訓練的臨床醫師提供個人化建議,目標是預防、緩解甚至逆轉疾病。為此,他於2023年成立台灣生活型態醫學會,旨在從醫師開始推動改變,進而影響其他醫療人員及民眾。
在政策推動方面,林院長分享了新加坡Healthier SG計畫的成功經驗,該計畫讓醫師針對健康民眾進行生活型態評估與調整,值得台灣借鑒。在他的領導下,台灣生活型態醫學會將與健保署的「大家醫計畫」合作。台灣生活型態醫學會也翻譯與編寫中文版生活型態量表等評估工具,將進行實證研究,並已在奇美醫學中心成立生活型態醫學門診以提供全人照顧。
除此之外,林院長亦強調,醫療人員應扮演健康教練的角色,協助病人改善生活型態。台灣擁有先進的數位醫療發展及技術,利用穿戴式裝置等工具,收集個人健康數據,偵測健康問題並制定個人化策略,可有效提升健康識能,進而促進個人健康管理、改變生活型態、預防及控制慢性疾病、提升生活品質。
最後,林院長呼籲政府、醫療人員及民眾共同參與推動生活型態醫學。他希望透過提升健康識能,讓每位民眾都能成為自己健康的主人,實現「my health, my right, my life」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