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2024/08/27
【報導】本所張書森教授為《我不是想死,我是想結束痛苦》中文譯本撰寫推薦序

行社所所長張書森教授近期接受出版社邀請,為《我不是想死,我是想結束痛苦》(麥田出版,2024)的中文譯本撰寫推薦序如下。

 

本書是近年難得介紹自殺預防的科普作品,寫作風格平易近人,內容則基於嚴謹實證研究,以及作者自身和訪談個案的感人故事。

 

本書作者羅里‧奧康納教授是國際知名心理學家與自殺行為研究者,任職於英國蘇格蘭格拉斯哥大學,目前擔任「國際自殺防治協會」的主席。他針對一般社會大眾撰寫本書,分享自殺成因與預防研究的最新發現,以破除自殺迷思,並介紹如何如何了解、同理、陪伴與協助身處自殺風險的人。

 

張書森教授也接受訪談,錄製介紹本書的podcast:非靡靡芝音. EP 072. 專訪台灣大學健康行為與社區科學研究所所長張書森--介紹《我不是想死,我是想結束痛苦》。

 

-------------------------------------------------------------------------------------------

《我不是想死,我是想結束痛苦》推薦序:面對自殺:共創關懷文化

 

被本書標題所吸引的朋友們,我期待您能深吸一口氣,在確認自身處於安適狀態的前提下,隨時可以暫停閱讀,喝口水、散個步、或與人閒聊兩句,再繼續您與作者(甚至自己)對話的旅程。

 

本書的主題是自殺,一個經常受到矚目,但並不容易開啟討論的話題。

 

我相信,讀完這本書後,您會對這個主題有更深入、全面、同理性,與平衡的了解,也更能體會這個議題的複雜性,避免簡化地將特定「原因」套用在不同的自殺者身上。

 

正如作者在描述因自殺而喪失親友之人的話所說:「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因此每個人對於悲傷的經歷也是獨一無二的」。這也適用於那些因自殺想法而困擾的人、他們身邊的陪伴者,以及每位對這個議題感興趣的讀者,每個人都有獨特的看法與經驗。

 

本書的譯名「我不是想死,我是想結束痛苦」,指出許多有自殺想法的人,他們輕生的動機是試圖終結極大的心理痛苦。然而,我想指出,這並非否認當事人的自殺想法,或暗示當事人「並非真的想死」,因為在危機與絕望的時刻,許多當事人認為自殺是唯一的出路。或許,更好的說法是:「不僅是想死,而是絕望中試圖終結痛苦」。

 

我也想提醒讀者們留意本書的原書名:《在最黑暗的時刻:人為什麼自殺,以及我們可以做什麼來預防》。這本書不僅幫助讀者理解、同理自殺,也指出如何採取具體行動來支持與協助身處自殺危機的人,以及自殺倖存者(指因自殺而失去親友、同仁或個案的大眾與專業者)。作者建議避免一些「善意」的行動,例如試圖提醒自殺會給親人帶來傷痛,因為當事人可能已經對親人的影響感到極度自責,這反而可能增強其自殺的念頭。相較下,積極傾聽、適當回應、轉介專業協助,以及關注安全,可能是更好的應對方式。

 

作者羅里‧奧康納教授是當代國際自殺研究學界裡,最適合擔任自殺防治知識推廣角色的人物之一。他是英國蘇格蘭格拉斯哥大學的心理學家,在自殺與自殺預防研究上已持續耕耘25年,作為國際間最知名的自殺研究學者之一,他目前還擔任「國際自殺防治協會」的主席。該協會是世界衛生組織的合作單位,主要推動自殺防治工作與研究,並每年籌劃「世界自殺防治日」(910日)。

 

2013年,我在《刺胳針》期刊與牛津大學自殺研究中心共同主辦的研討會上,首次聽到奧康納教授的演講。他以「自殺的心理學」為題,講述過程中不斷來回走動、風格活潑,他鮮明的北愛爾蘭口音也令人印象深刻。之後,他與澳洲墨爾本大學的珍‧皮爾基斯教授共同主編《國際自殺預防手冊》第二版,我也與英國布里斯托大學的大衛‧岡諾教授參與撰寫《經濟危機、失業與自殺》一章,說明各國在經濟危機後自殺風險增加的研究發現,及建議採行的應對策略。

 

本書的特別之處在於奧康納教授揭露了自己接受心理治療,及經歷摯友與指導教授自殺身亡的經驗,從第一人稱角度直視心理健康與自殺的艱難議題。他的真誠分享,提醒我們自殺議題看似遙遠,但可能隨時降臨在不遠處,或潛藏於我們的幽微意識裡。這不僅強調每個人都可能是真實或潛在的當事人、倖存者,也可能成為那個及時伸出援手,或得到真誠支持的人。

 

奧康納教授從自身經驗出發,利用他精心發展的「整合動機—意志自殺行為模型(integrated motivational-volitional model of suicidal behavior,即書中所稱的IMV模型)」為基礎,解析自殺的心理、迷思與誤解,以及流行病學。他還指出了具有實證支持或深具潛力的介入策略,包括如何接觸與支持身處自殺危機的人,及協助受影響的親友同儕。作者穿插實例,使研究數據更具人性,讓抽象概念更具即視感。這本書精采揉合了作者的親身經歷、情感與洞見,更奠基於廣泛、堅實的科學研究,包括他自己多年的成果,以及全球自殺研究者共同累積的學術發現。

 

對於臺灣讀者而言,或許稍有遺憾之處,是本書介紹的大多是基於歐美的研究,雖然大多數發現具有跨文化的普遍性,例如自殺現象是心理、生理與社會複雜因素交織的結果,但仍有若干明顯的社會經濟文化因素、主要自殺方法及防治經驗上的跨國差異。

 

我們的研究呈現臺灣過去一百年中,自殺率有大幅度的變化,近年來不同性別、年齡族群也呈現不同自殺率趨勢。許多臺灣學者繼續致力於探索自殺的相關因素,並發展策略,應對自殺防治的挑戰。

 

本書對於臺灣自殺防治工作的啟發,除了應該持續從群體視角/公共衛生觀點了解與防治自殺,也需要發展針對不同群體的支持資源,包括針對自殺危機者的安全計畫、優化危機後的介入,以及支持家人與遺族/倖存者的多元方案。這些方案的發展必須基於嚴謹的科學方法,並切合當事人的需要,引進並重視有親身經歷人士(people with lived experience)的觀點。

 

 

同樣重要的是,我們應逐步建立重視、同理,與坦誠開放討論心理健康議題的文化,消除迷思、誤解與負面刻板印象,並建立每個人都有權求助並獲得支持的社會常模(norm)。如同奧康納教授在本書中所展示的,面對自殺與心理健康議題,我們可以對自己與周遭的人更了解、更同理、更善良,更願意主動關懷,也更願意坦然求助與互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