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發表會的內容是來自於臺大行社所陳端容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於2023年4月在高影響力SSCI期刊Journal of Eating Disorders發表的Differential pathways to disordered eating for immigrant and native adolescents in Taiwan。第一作者為臺大健康行為與社區科學研究所陳端容教授。該國際期刊致力於關注和出版飲食失序科學和臨床實踐的領先研究,針對該領域面臨的關鍵問題和挑戰提供解答,並推動將研究證據應用於實際操作中的努力。
世界衛生組織2020全球肥胖年報指出臺灣為東亞肥胖率最高的國家。臺灣19歲以上成人的過重/肥胖率達50.7%;約30%的國中生為過重與肥胖。過重與肥胖體位易引發頻繁的節食或禁食與暴食循環、進食的內疚感、對身體形象過度關注與曲解,或是過度運動等異常飲食行為,簡稱為飲食失序(Disordered Eating),在青少年及青年族群中發展成飲食失調症(Eating Disorder)的風險最高。臺灣目前己知青少年飲食失序盛行率大約在10.4%-17.1%,本研究樣本在11..7%,與歐美國家的12%-16%相差不大。
造成青少年飲食失序的途徑是複雜且多元的。多數國際研究指出過重肥胖體位造成同儕和家人的體重嘲弄或過度關切,伴隨嚴重情緒困擾,增加飲食失序風險。其次,青少年對體型的高度焦慮與曲解與飲食失序與情緒困擾也習習相關。歐美國家研究指出第二代移民家庭子女的文化適應與身份認同困擾會增加飲食失序風險,但很少研究關注東亞國家(包括台灣)新住民子女的飲食失序問題。臺灣自1994南向政策以來,國際移民快速增加,依教育部統計,111學年各級學校新住民子女學生數合計28.5萬人,占全體學生總數之7.0%,國中生為4.2萬人。父或母以來自中國最多(43.5%),其次為越南(35.7%)。新住民家庭處於社會經濟相對弱勢,文化適應問題是否使新住民子女承受身心健康問題未有定論。
為釐清台灣新住民青少年與一般青少年在飲食失序行為的差異,陳端容教授團隊在2019年3月至6月間,於新北市3所國中37個班級,收集共729名13至16歲國中生資料進行分析。研究結果顯示,新住民青少年的異常飲食行為傾向高於一般青少年。新住民青少年對身體形象的扭曲,可能引發情緒困擾和異常飲食行為,與國際文獻相符。過重肥胖青少年因為體重嘲弄及伴隨的情緒困擾會增加異常飲食行為的風險。如何減少家庭、學校和社會對肥胖的偏見和歧視尤為重要。進一步的相關資訊,參與研究的學者將於會中親身說明,歡迎媒體先進蒞臨採訪。
---------------------------------------------------------------------------------------------------------
時間: 2024年04月25日 10:00~10:30
地點:臺大公共衛生學院大樓 拱北講堂 (台北市中正區徐州路17號1樓117室)
相關資訊:
1. 陳端容教授論文完整出處:
Chen, D. R., Lin, L. Y., & Levin, B. (2023). Differential pathways to disordered eating for immigrant and native adolescents in Taiwan. Journal of Eating Disorders, 11(1), 54.
參考資訊:
1. Chen, D. R., Sun, G., & Levin, B. (2022). Gender-specific responses to multifaceted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disordered eating among adolescents of 7th to 9th grade. Journal of eating disorders, 10, 1-15.
2. Chen, D. R., Lin, L. Y., & Hsiao, S. C. (2023). Role of peer support on the cycle of weight teasing,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nd disordered eating in Taiwanese adolescents: A moderated mediation analysis. Eating Behaviors, 51, 101815.
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Youtube頻道: https://youtube.com/live/aZC7cTPjbfM?feature=share